当前位置:首页 > 滑动轴承 > 正文

滑动轴承预紧方法-滚动轴承预紧方法

今天给各位分享滑动轴承预紧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滚动轴承预紧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滑动轴承的轴瓦紧力值

1、轴瓦紧说明余量不够,一般来讲轴瓦的间隙是10丝左右。因为轴是要在轴瓦里面转到的,根据嘉善荣昌滑动轴承的轴承配合间隙,轴瓦和轴一般的间隙配合为10丝左右,好点配合是5丝左右。

2、轴承材料和轴瓦结构对滑动轴承的性能影响较大,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定轴承材料和轴瓦结构。(3)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计算和校核时,限制压强p,以保证润滑油膜不被破坏;限制pv值,以保证轴承温升不至于太高,因为,温度太高,容易引起边界油膜的破裂。

滑动轴承预紧方法-滚动轴承预紧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按轴瓦结构可分为圆轴承、椭圆轴承、三油叶轴承、阶梯面轴承、可倾瓦轴承和箔轴承等。轴瓦分为剖分式和整体式结构。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常在其内径面上浇铸一层或两层减摩材料,通常称为轴承衬,所以轴瓦又有双金属轴瓦和三金属轴瓦。

什么是轴瓦紧力

1、轴瓦紧力也叫轴瓦预紧力,指轴瓦装配时设定的压向轴颈的力。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颈接触的部分,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工程塑料或橡胶制成。

2、汽轮机中,轴瓦是轴承的重要构件之一,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也叫“轴衬”,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其主要作用是:承载轴颈所施加的作用力、保持油膜稳定、使轴承平稳地工作并较少轴承的摩擦损失。

滑动轴承预紧方法-滚动轴承预紧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铜皮厚度-铅丝压扁后的厚度。是轴承座对轴瓦上盖的压紧力,通常用过盈量多少道(百分之一毫米)来表示检测方法:剖分面加上铜皮、轴瓦上盖与轴承座之间压铅丝来测量,紧力=铜皮厚度-铅丝压扁后的厚度。

4、轴瓦紧力在轴瓦装配图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一般圆筒形轴承的紧力多为0.10~0.15毫米,球面形轴承的紧力为0.03~0.07毫米。

叙述研磨滑动轴承内孔的元法及注意事项。

研磨时要使滑动轴承垂直安放,形成竖研状态。2 轴承装入衬套后,应使两轴承均处于受预紧状态,两者预紧力凭感觉基本一样。3 研磨棒的旋转方向应保持与主轴工作时的旋转方向一致。4 ***取逐渐研磨、逐渐收紧轴承的方法进行修研。

滑动轴承预紧方法-滚动轴承预紧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不能用铜棒等软金属,因为容易将软金属屑落入轴承内,不可用锤子直接敲击轴承。敲击时应在四周对称交替均匀地轻敲,避免因用力过大或集中一点敲击,而使轴承发生倾斜。

装配异物的防止:轴承在装到转子上做动平衡时很容易将动平衡时产生的铁屑进入轴承内部,因此最好是装轴承前做动平衡。有一些厂家为了装配方便,装配时在轴承室内涂上一些油或油脂起润滑效果,但往往操作人员很难将量控制好,如果油或油脂在轴承室内积留较多,在轴承转动时很容易沿着轴进入轴承内部。

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7)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工艺要求。(8)对***用润滑脂的轴承及与之相配合的表面,装配后应注入适量的润滑脂。

检查轴承的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的规定滚动轴承的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不得有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和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下。

刮刀可分为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大类:平面刮刀。主要用来刮削平面,如平板、平面导轨、工作台等,也可用来刮削外曲面。按所刮表面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刮刀三种。曲面刮刀。主要用来刮削内曲面,如滑动轴承内孔等。曲面刮刀有多种形状,如三角刮刀和蛇头刮刀等。

关于滑动轴承预紧方法和滚动轴承预紧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